淨零碳排是什麼?淨零碳排(Net Zero Emissions)是2015年《巴黎協定》中所列目標的基礎,也可以稱作「碳中和」(carbon neutrality)或「氣候中和」(climate neutrality),指的是地球上的溫室氣體(Greenhouse gases, GHG)增減後必須要取得平衡,目標要在2050年之前達到淨零,所以「淨零」並不是要完全零碳排,而是要取得平衡,要做到淨零的方式有很多種,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做到減少或抵銷溫室氣體排放量 ,因此「碳抵消」或「碳信用」大概是最簡單也最普遍的做法,而淨零碳排並不是只有政府或是企業需要做,個人也可以參與其中,截至目前為止,全球已有將近150個國家承諾進行淨零碳排。
淨零碳排是什麼? 為什麼淨零碳排很重要?
為什麼淨零碳排很重要? 應該不少人都有印象2010年的紀錄片【正負2度c】吧,片中講述當地球暖化持續發生,平均氣溫上升2度後,地球會變成什麼模樣,根據計算,若完全沒有進行淨零排放,2100年全球氣溫會上升3.5度,屆時地球上大部分陸地會沉入海底,許多物種絕種,生態系大受影響,我們的生活當然也會很大程度的改變,冬天可能會消失,夏天變得更熱,現在就已經受不了夏天的你們,能想像10年、20年後夏天氣溫可能會超過40度,甚至上看50度嗎,到時12月的聖誕節,可能會跟夏天一樣溫暖,因此盡力維護我們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,而淨零的目標,是將平均氣溫上升控制在1.5度內,2030 年前碳排放量減少 45%,2050 年前實現淨零。

淨零碳排怎麼做?
前面說到,「淨零」是要抵銷碳排放量,在這個基礎上去進行,企業能做的項目對我們來說太遙遠了,個人該怎麼進行淨零呢?我們的生活與碳排放息息相關,「碳足跡(carbon footprint)」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每天所產生的碳排放來源,根據台大風險中心指出,台灣每年人均碳排放量為 11.62 公噸,高於日本(9.32 公噸)、歐盟 27 國(7.05 公噸)和中國(6.92公噸),這顯示台灣人對於碳排放的概念還很落後。
淨零碳排從生活做起

那該如何知道我們每天所產生的碳排放量是多少呢?我們要先培養一個觀念,吃紅肉跟吃青菜比起來,吃紅肉所產生的碳排遠高於吃青菜,因為牛、羊的腸胃會產生大量的甲烷,甲烷比二氧化碳更容易加速地球暖化,牛羊自然排出後會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,再者工業化畜牧所產生的碳排也是增加碳排放量的原因之一,因此我們要培養「碳直覺」,在購買或是消費之前,可以試著思考一下,我們購買的東西,從一開始的養殖、種植,到加工、運送,最後到消費者手上時,可能會產生多少碳排,不需要想實際的數字,用比較方式的即可,例如:自己開車vs大眾運輸哪個碳排放量多。
如 果 想 知 道 更 多 產 品 的 碳 排 放 量 , 可 以 到 產品碳足跡資訊網 查 看